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之我国银行业IT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测 加强信息化建设深化数据分析研判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之我国银行业IT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测 加强信息化建设深化数据分析研判,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之我国银行业IT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测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之我国银行业IT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测
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运输、检索和利用,并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活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核心支撑,也是世界各国构建全球竞争新优势、抢占新工业革命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1)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呈现如下特征:
1)一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近年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收入规模持续保持增长。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运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2)二是国内软件产业规模效益快速增长,产业发展实现量质齐升。国内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云计算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软件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3)三是国产自主软件、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发展强劲。受国际贸易关系影响,倒逼国内企业加大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开发力度,同时,“十四五”规划中强调我国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数字化将会在智慧城市、制造业、金融、能源等各行业全面开花,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对于国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需求。
(2)行业发展现状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国家及各地法规政策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力支持,各行各业对信息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软件行业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已逐渐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促进全社会生产效率提升的强大动力,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软件行业快速发展,2014年至2023年,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从37,026.00亿元增长到123,25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30%。
2018年至2023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及增长率情况(亿元)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整理
2、细分领域银行IT细分领域投资概况
在整个金融行业中,银行业是资产规模最大的支柱型行业之一,信息化程度相对领先,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业成为金融科技浪潮中首当其冲迎来挑战的子行业,面临着内外部的双重变革压力。从外部环境看,互联网金融快速壮大,非银金融公司的线上理财、信贷产品对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产生冲击。从内部管理看,银行组织结构、决策流程、跨部门沟通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可优化空间,银行需要建立起能够支撑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敏捷组织,以便支持创新的快速推进。虽然目前银行经营渠道呈现多样化趋势,经营场景也不再局限于柜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特定渠道,而是与政府、企业等方面的场景进行连接,实现业务范围突破传统边界,但这仅是银行业务智能化的一小步探索,银行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依然任重而道远。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品种得到丰富,服务职能得到拓展,市场服务需求总量保持增长态势。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银行数字化转型,银行业务的信息化、互联网化的趋势不断强化,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两个因素使得我国银行业对IT投资规模不断增长,进而促进了我国银行IT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从中国银行业IT投资的规模来看,2022年度中国银行业整体IT投资规模达到2,556.79亿元,比2021年度增长了10.25%。
3、细分领域银行IT系统领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现状
银行IT解决方案是指由专业的软件企业运用成熟的IT技术,依照银行的业务及管理要求,提供应用软件开发、测试、运行、维护及相关技术服务以提升业务处理效率、改进业务流程、实现IT技术对于银行决策、管理、业务等方面的支持。银行IT解决方案代表了金融业信息化领域的最高技术水平,在国内已形成相对独立的细分市场,聚集了一批在国内金融业信息化领域具有相对技术优势和行业经验丰富的IT厂商。
目前,中国的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柜面交易替代率普遍在90%以上,这意味着ATM、VTM、手机等智能设备已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普通百姓的需求。银行对传统物理网点正在进行转型,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智慧网点、移动银行、网络银行、远程银行、自助银行等为一体的全渠道运营格局。
2022年度渠道服务类市场规模占银行IT解决方案总市场规模的15.77%,约86.09亿元,同比增长5.58%;互联网金融服务类市场规模占银行IT解决方案总市场规模的11.15%,约60.85亿元。预计到2027年,我国银行业IT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1,230.60亿元。未来5年银行业IT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测情况具体为:
2019-2027年银行业IT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测(亿元)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整理
3、细分领域银行IT细分领域投资的特点
1)银行IT涉及技术范围广,技术整合性、可靠性高
在通讯网络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大范围普及、互联网金融持续升温的背景下,银行业对多元化业务渠道需求愈加增长,我国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涉及的技术范围亦越加广泛并持续拓展。而银行IT系统处于一个不断开发、升级改造的过程,以前孤立运行的各个IT系统需要不断整合,不同年代、不同技术开发的多个系统必须可以同时提供服务,这就对技术的整合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另外,银行IT系统管理数目庞大的资金以及客户资料,其对银行IT解决方案供应商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保密性要求极高。
目前银行IT解决方案不仅是根据银行业务的需求进行定制开发,分布式架构在信息技术行业的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刺激银行IT解决方案的更新迭代,也作用于银行业务的推进,促进银行业务种类和服务渠道的多样化。
2)银行IT需求受政策变化及业务场景变化影响
银行作为金融行业最大的细分领域,受政策和业务场景变化影响,其IT需求也会受到不断的驱动。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银行信息化能力建设,出台多项政策持续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升级。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要创新智能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金融行业应用智能客服等技术。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银行要主动适应数字经济环境下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借助机器学习、生物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差异化、场景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产品。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鼓励商业银行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风险定价和管控模型,改造信贷审批发放流程。
3)银行IT解决方案定制化开发模式
银行IT解决方案的定制化开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不同银行业务范围、业务量及在IT解决方案方面的投入能力存在区别,对IT解决方案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另一方面,一家银行的运营及业务管理会随着市场发展及自身战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其对应的IT解决方案也需及时更迭以满足银行业务的需求。
4、细分领域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4-2030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MJ)
目录
第一章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第一节全球宏观经济分析
一、2023年全球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二、2024年全球宏观经济趋势预测
第二节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2019-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二、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趋势预测
第三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第四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一、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二、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三、主要产业政策解读
第五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技术发展水平分析
二、技术革新趋势分析
第二章国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国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概况
二、主要国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三、2024-2030年国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主要国家及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状况及经验借鉴
一、美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1、2019-2023年行业规模情况
2、2024-2030年行业前景展望
二、欧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1、2019-2023年行业规模情况
2、2024-2030年行业前景展望
三、日韩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1、2019-2023年行业规模情况
2、2024-2030年行业前景展望
四、2019-2023年其他国家及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五、国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经验总结
第三章2019-2023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市场供需分析
第一节2019-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能分析
一、2019-2023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能及增长率
二、2024-2030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能预测
三、2019-2023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能利用率分析
第二节2019-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量分析
一、2019-2023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量及增长率
二、2024-2030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量预测
第三节2019-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市场需求分析
一、2019-2023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市场需求量及增长率
二、2024-2030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市场需求量预测
第四节2019-2023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市场规模分析
第四章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链结构分析
第一节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链结构
一、产业链概况
二、特征
第二节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链演进趋势
一、产业链生命周期分析
二、产业链价值流动分析
三、演进路径与趋势
第三节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链竞争分析
第五章2019-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2019-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上游运行分析
一、行业上游介绍
二、行业上游发展状况分析
三、行业上游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影响力分析
第二节2019-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下游运行分析
一、行业下游介绍
二、行业下游需求占比
三、行业下游发展状况分析
1、A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市场分析
(1)行业发展现状
(2)需求规模
(3)需求前景预测
2、B领域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市场分析
(1)行业发展现状
(2)需求规模
(3)需求前景预测
3、C领域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市场分析
(1)行业发展现状
(2)需求规模
(3)需求前景预测
4、D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市场分析
(1)行业发展现状
(2)需求规模
(3)需求前景预测
5、其他领域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市场分析
第六章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华北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
一、2019-2023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2019-2023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2019-2023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2024-2030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二节东北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
一、2019-2023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2019-2023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2019-2023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2024-2030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三节华东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
一、2019-2023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2019-2023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2019-2023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2024-2030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四节华南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
一、2019-2023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2019-2023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2019-2023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2024-2030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五节华中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
一、2019-2023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2019-2023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2019-2023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2024-2030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六节西南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
一、2019-2023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2019-2023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2019-2023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2024-2030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七节西北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
一、2019-2023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2019-2023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2019-2023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2024-2030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七章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市场经营情况分析
第一节2019-2023年行业产值规模分析
第二节2019-2023年行业基本特点分析
第三节2019-2023年行业销售收入分析(包含销售模式及销售渠道)
第四节2019-2023年行业区域结构分析
第八章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品价格分析
第一节2019-2023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历年价格
第二节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当前市场价格
一、产品当前价格分析
二、产品未来价格预测
第三节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2024-2030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第九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二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行业竞争分析
二、与国际产品竞争分析
三、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第三节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竞争格局综述
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竞争概况
二、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占比分析
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主要企业竞争力分析
1、重点企业资产总计对比分析
2、重点企业从业人员对比分析
3、重点企业营业收入对比分析
4、重点企业利润总额对比分析
5、重点企业负债总额对比分析
第十章普华.有策对行业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A公司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业务概况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品介绍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第二节B公司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业务概况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品介绍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第三节C公司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业务概况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品介绍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第四节D公司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业务概况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品介绍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第五节E公司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业务概况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品介绍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第十一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第一节2019-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产销分析
第二节2019-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成长性分析
第三节2019-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一、主营业务利润率分析
二、总资产收益率分析
第四节2019-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第十二章PHPOLICY对2024-2030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第一节2024-2030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发展环境预测
第二节2024-2030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产值预测
第三节2024-2030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第四节2024-2030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总资产预测
第五节2024-2030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六节2024-2030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市场形势分析
一、2024-2030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生产形势分析预测
二、影响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第七节2024-2030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市场趋势分析
第十三章2024-2030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
第一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投资机会
一、产业链投资机会
二、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三、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第二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主要壁垒构成
一、技术壁垒
二、资金壁垒
三、人才壁垒
四、其他壁垒
第三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分析
二、技术风险分析
三、供求风险分析
四、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分析
五、关联产业风险分析
六、产品结构风险分析
第十四章普华有策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加强信息化建设深化数据分析研判
□随着数字检察战略的深入落实,有望通过打通数据壁垒、深化分析内容、追踪结果运用等举措,推动数据分析研判机制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保障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推动跨区域检察院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会商工作协作,着眼于检察业务标准的统一和业务效能的比较,依法依规共享案件信息、数据采集,进一步加强区域间业务分析交流,实现业务标准的均衡发展。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强调,加强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主要目的是通过办案质量管理,推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切实维护公平正义。检察业务数据分析研判机制,是指以新模式对检察业务数据变化背后反映的检察工作总体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着重发现苗头、倾向、突出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意见的制度。随着数字检察战略的深入落实,有望通过打通数据壁垒、深化分析内容、追踪结果运用等举措,推动数据分析研判机制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保障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强信息化建设,破除数据壁垒
优化检察业务应用系统。检察业务应用系统是数据来源的主要渠道,数据源头的准确和真实有效是纵深推进数据分析研判运用的基础。一方面,要引导办案人员牢固树立“案卡填录是办案生命线”,各级检察机关应当建立数据质量分析通报、督促整改制度,员额检察官是数据填录第一责任人,遵循“谁办理谁填录”的原则,检察官助理以及书记员可以辅助填录,但员额检察官具有审核责任。另一方面,要以技术革新为依托,围绕最高检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靠应用系统自身的程序逻辑,完善案卡之间的逻辑控制,激活校验规则,实现对系统内各业务流程流转、案卡填录、文书制作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智能比对校验;引入图像识别、语义分析等技术,增设核心数据测算表,提升采集智能化水平。同时,依托系统智能巡逻系统,实现系统巡查、数据抓取、数据传导、案卡检查和统计数据分析,确保数据完整准确。统一执行最高检出台的检察业务数据标准,并规范数据采集源头的取值定义。对于一些司法实践中业务含义不明确,实际操作不统一的数据名称需要上级院进一步阐释,比如一些重要的诉讼监督类数据,要进一步细化诉讼监督内容标准等,防止监督范围随意扩大。
建设一体化大数据平台。进一步构建“大研判、大分析”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和完善“一体化数据分析研判机制”。针对检察系统中存在的信息阻塞问题,结合当前各地百花齐放的数据统计分析模型大规模开展,可由上级院统一部署,形成有组织、有规模、有标准且上下一体的大数据统计模块开发,由下级检察院申请立项,上级检察院审核批准后授予大数据权限,以专项等形式开展,设计层次高、实用性强的数据分析工作模式。针对同级司法机关信息壁垒问题,检察机关应积极参与政法机关跨部门大数据平台建设,形成审判机关、侦查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部门间数据信息的对接,实现跨部门案件信息同步网上流转和业务协同办理。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选择业务交叉、互相关联的专题共同进行会商研判,形成服务社会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促进社会发展的合力。
拓展大数据分析研判模块。依托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和智慧办案辅助系统开展业务分析,进一步挖掘海量办案数据背后的现象,拓展数据分析的深度和广度。运用数据异常问题实时预警、智能汇总、动态分析、决策辅助等多系统模块,可以将数据相关性分析、数据画像技术、非结构化数据处理、非线性回归等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到检察工作中。链接流程监控、质量评查系统,将指标的取值定义嵌入大数据分析研判平台,做到随时增加指标、支持一个指标多种计算公式、任意组合指标使用,且指标可通过主题和标签分类检索使用,满足各地、各级检察机关个性化使用需求。同时,在平台中嵌入不同类型的分析报告模板,自动抓取指标数据,计算同环比,对办案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并一键导出完整的分析报告,实现跨案卡、跨流程、跨单位的全景式、深入式数据比对,以满足常态化、周期性的检察业务数据分析报告由系统自动生成的需求。
开展精准化建设,做深分析研判
全面统筹重点突出。检察业务数据监管不仅要对具体个案的案件情况进行监管,还要对数据的趋势、情节等各种变化进行宏观分析,同步把握微观与宏观案件监管的全周期治理。为此,要探索建立重大事项、热点问题专题分析研判机制,围绕本地区中心工作,以法律视角整合数据,关注食品药品、环境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专项活动,以及医疗保障等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现代化等重点领域的问题,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检察工作情况结合起来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具体意见和措施,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目标。
深挖整合协同联动。注重研判工作与数据核查、流程监控、案件质量评查等内部职能的深度融合,强化评价指标结果的内部分析运用,突出数据纵横比较反映业务痛点。将数据分析研判从发现个案问题促进整改,向类案问题分析提升办案质效纵深推进。数据分析研判不只是列明某地区个别问题,更要深入分析原因查找社会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跨区域检察院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会商工作协作,着眼于检察业务标准的统一和业务效能的比较,依法依规共享案件信息、数据采集,进一步加强区域间业务分析交流,实现业务标准的均衡发展。
打造团队引入外脑。应整合“案件管理+统计分析+办案经验”资源,抽调业务能力强、熟悉各项检察业务内容的检察官,建立本地数据分析研判人才库,进行定向化、专业化、精英化的培养,以干带学、学以致用,培养高水平数据分析专业人才。建立完善三级院“数据分析研判一体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上下通力协作、数据资源共享共用联合攻坚的工作模式,积极打造具有特色的数字分析专业团队。此外,积极引入外脑,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人才、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强化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形成更加深入、专业的业务数据分析研判。
落实专业化建设,追踪成果转化
及时指导办案,服务领导决策。定期围绕“四大检察”、案件质量评价指标等重点工作进行业务态势分析,推动检察监督与服务的有机融合,确保业务分析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为检察业务发展提供参谋。坚持以数据引导侦查的思维方式,加强应用场景化分析,促进提前介入、引导侦查、自行调查、数据研判等工作融合开展,加强数据融合与交换,推动监督线索一案多移,滚动发展,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监督职能。采取数据质量核查通报、提示函、问题检视会、检察长约谈、对标找差座谈会等方式,实现公布数据向解读数据的转化,将责任传导到位。通过数据查找问题只是手段,推动问题整改才是目的。要以分析结论为起点,发挥引导推动作用。对于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中发现的升降、空白等异常指标项,深入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确定当前工作的着力点,使之成为检察长、检委会作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可以为业务部门有针对性地加强业务指导,切实提升办案质效,促进检察业务质量全面提升。
赋能法律监督,推进社会治理。要以分析研判助力形成区域法治地图,注重以法治思维参与区域治理,实时对区域法治建设情况进行量化评估、直观展现、动态监测、科学研判,加大对反映趋势性、倾向性问题的数据解读,及时向党委、人大、政府等提供对策建议。重视预测预警,以敏感性社会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开展典型案例及类案数据分析,及时发现社会治安风险隐患,推动从被动应对处理向主动预测预警转变。比如对校园法治建设、安全生产领域、快递业的分析研判,推动了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至八号检察建议的出台。今后还可以进一步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和社会关注热点,以检察视角对检察业务大数据进行整合,对经济金融、食品药品环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交通安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等民众广泛关注、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项分析研判,担当起公共利益代表的责任,积极稳妥推动社会矛盾问题实际解决,更加广泛地参与社会治理。
融入考核评价,提升研判质效。探索建立以检察核心业务数据和案件质量状况(包括案件质量评查、业务数据质量、办案流程监控)为主的业务数据多维度分析应用模型,将数据分析研判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由案管与检务督察部门共同督办落实,将分析研判与检察官业绩考评相结合,对重点工作任务考核分值进行动态调整,使考核与研判相互促进,实现定性和定量、质量和效率的有机统一,发挥日常考核督促作用。及时梳理总结工作方法,挖掘工作亮点,提取可复制、可粘贴的样板,促进数据分析研判成果的转化、运用和推广,带动整体分析研判质效提升,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开展优秀数据分析研判报告的评比,注重宣传推广,打破以往“重分析轻宣传”的瓶颈。实行重点数据分析报告“约稿式”“派单制”,统筹条线资源,把握重点,打造精品,加强成果转化,不断增强检察宣传实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检察院)[db: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