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19常识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常识 >  专访第四范式副总裁涂威威:GPT模型结构和学习方式限制了推理能力 大模型落地关键在于解决业务问题丨WAIC 2023 从数学、设计到历史、烘焙…B站这10位up主,太适合培养孩子主动学习


专访第四范式副总裁涂威威:GPT模型结构和学习方式限制了推理能力 大模型落地关键在于解决业务问题丨WAIC 2023 从数学、设计到历史、烘焙…B站这10位up主,太适合培养孩子主动学习

发布时间:2024-09-19 08:26:31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

专访第四范式副总裁涂威威:GPT模型结构和学习方式限制了推理能力 大模型落地关键在于解决业务问题丨WAIC 2023 从数学、设计到历史、烘焙…B站这10位up主,太适合培养孩子主动学习 

专访第四范式副总裁涂威威:GPT模型结构和学习方式限制了推理能力 大模型落地关键在于解决业务问题丨WAIC 2023

每经记者 张韵 每经编辑 魏官红

2023WAIC大会上,正在冲击港股IPO的AI公司第四范式带来了式说大模型,其首秀的“大模型之城”汇集了公司在金融、零售、房地产、航空、制造、司法等行业最具代表性的大模型实践,受到广泛关注。

从大模型技术发展演进出发,第四范式副总裁、主任科学家涂威威在接受《每日经济》记者专访时提出,类GPT模型结构和学习方式的瓶颈在于不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并表示未来的AI发展路径不是依靠文字背书,而是从“抄袭”人类行为的步骤转变为学习做这件事的目标,通过一步步学习更高层级的目标达到超越人类上限的效果,真正的通用推理模型尚未出现,大模型三要素比拼的核心不只是算力,更重要的是数据。

大模型进化基于商业化路径

NBD:对于技术圈而言,生成式AI的发展已历经数年,那么从技术演进的角度来看,用一个模型是如何从只能解决一个问题到可以解决多个问题的?

涂威威:自然语言处理(NLP)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以前所有的做法都是用人工的方式筛选数据特征,再跑一个简单的模型,做个简单的任务,直到深度学习出现之后,大家开始在模型上做优化。

一开始,深度学习不能工作的原因是模型本身比较复杂,数据太少,如果放进一个参数规模很大的模型里,效果比较差,所以都放在一个小模型里跑,每个模型只能完成某一种任务。

后来,大家慢慢地把各种各样的任务混到一起去训练,发现这些模型之间会相互帮助,不同任务之间可以共享通行的参数,本质理论就是迁移学习,当然不是所有的迁移学习都会奏效,迁移学习也有负向迁移的问题。

在商业化上,像百度和谷歌,他们是最早把AI用到商业化系统里去的。

NBD:为什么最早是这几个公司先把模型做大?

涂威威:首先是一个投资逻辑,要把模型做大需要有大量的数据和算力,这些都是成本,在十几年前,我们在百度的一个搜索广告模型的参数量从千万做到了上千亿甚至上万亿的规模,广告推荐场景之所以能把模型做这么大,是因为它能立马变现。

那时候,我们发现随着数据和算力的投入,把模型不断变大,模型效果会越来越好,推荐的越来越准,变现效率也会更高。

深度学习出现之后,就像乱拳打死老师傅,比如图像领域,基本没有人再做视觉特征,而是直接加入CNN模型,所以图像很快发展起来。随着图像开源的数据越来越多,大家也就把模型层数越做越深,效果也越来越好。

NBD:相比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在商业应用上的快速发展,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为何长期没有起色?

涂威威:NLP之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没有一个特别好的模型架构出现,另一方面是没有明确的商业化前景,所以大家不愿意投入更多资源。

NLP在RNN时代,人们发现这个模型的效果很难往上提。Transformer出现之后,大家认为这是一个符合模型做大的底层逻辑的架构。OpenAI想去做AGI,就要解决NLP这个核心技术,于是才开始投入资源到GPT。

GPT很难做逻辑推理

NBD:GPT是如何做到第四代的?

涂威威:OpenAI一开始做的GPT模型其实并不大,在Transformer被提出来之后,GPT是一个预训练方向的第一个有名的尝试,大家发现在某些任务上效果比原来好,但是第一版没有好太多。紧接着过了大概一两个月,谷歌改变模型结构,加大训练数据,横空出世了一个Bert模型,两个的训练方式有所不同,前者是通过前一个词推下一个词,后者是在两个词之前做选词填空。

因为Bert的生成方式比GPT容易,带来的结果是它的效果刷爆,另一方面,GPT和Bert这类预训练模型可以同时提升好几个NLP领域的问题。过了没几个月,OpenAI就进一步把模型变大,到了GPT-2的时候,出来的效果终于追平了Bert,甚至更好一点。

这时候,OpenAI提出用自然语言预测下一个词的模式可以学到很多,而且形式上能够以prompt的方式用一个模型解决很多NLP领域的不同问题,从而能解决一些更复杂的任务,虽然当时效果没那么好。但是一个确定性的趋势是从小模型到大模型的效果会变好,OpenAI把这个模型堆到巨大,GPT-3问世。

一旦让一个超级大的模型学习到了足够多的语料,将所有共性任务合在一起处理,效果相比之前的小模型就变好了很多,这个和原来搜索广告、图像把模型做大的逻辑很类似。

NBD:目前GPT距离真正的智能有多远?

涂威威:这自始至终还是统计机器学习,GPT看起来效果这么好,是因为它看了很多人一辈子看不完的书,并背了下来,所以它看起来好像啥都懂,你可以随意和它闲聊。

但是最后到业务上能不能帮助个人或者企业,还是有很多专业壁垒,一个核心壁垒是专业领域的数据,这些是基座大模型在训练时很难接触到的数据。统计机器学习有个基本高端设叫独立同分布,面对从来没见过的数据它效果就很难(呈现得)好。

大模型也不是完全不能解决业务的问题,关键之一就是让它学习特定领域的高质量数据。我们此前和我爱我家的合作中,在使用房产经纪行业的语料训练之后,式说可以回答基础的专业问题,相比于GPT回答得更加准确。

除了学习内容的局限性,从GPT的学习方式上看,其本身是一个语言模型,核心在做的是能通过背书理解人在说什么,想要它干什么,但它并不是真的从逻辑上理解这件事,这个模型结构就限制了GPT,让它直接做逻辑推理是比较难的。

专业数据是核心

NBD:关于大模型三要素,您似乎更强调数据,为什么现在大家好像更关注算力?

涂威威:因为对于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而言,算力是个瓶颈,但也不是完全不能解决。

像国产的算力,虽然单颗(芯片)的算力不强,但“人多力量大”,如不同的数据,只要能用同样的模式处理,就可以使用一堆芯片去并行运算,能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解决了这个,核心的问题还是数据。

OpenAI的优势就在于具备了高质量的数据,其实模型结构的差别并不大,逻辑是一样的,但在当前这个体系下,还没有把这个模型结构发挥到极限,所以大家还会不停地做得更好,一方面数据要做得更大,相对应的算力要更大,另一方面会注重性价比。

而本质上,不管看数据还是看模型本身,在产业界,它一定是用价值来衡量的,最终还是要深入到一些业务场景,看能不能解决实际业务中的问题,实际落地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能拥有自己的数据飞轮,在业务里面转起来,才有可能发挥模型更好的效果。

NBD:从您的角度来看,GPT这样的模型架构可以在哪些应用场景下使用?

涂威威:GPT面对文本分类、归纳、翻译等不同任务时,其核心都是需要对这个文本进行理解,我们认为在企业级市场的机会是业务助手Copilot,其中一个很有价值的解决方案是类GPT语言模型做公司的“董秘”,听懂董事长想解决的问题,然后传达给公司内更专业的人来处理,就像ChatGPT的plugin。

通过这种方式,大模型会改变企业软件的人机交互,之前企业软件的使用门槛太高,使得效能没有发挥到最大,如果使用自然语言输入,不管调用什么样的功能,都可以通过一段简单的对话获得结果,无需再层层点击,由此人机交互的变革一定会带来很大的机会。

第四范式也由此提出了AIGS(AI-Generated Software)的技术战略,将大模型技术聚焦在TO B企业软件领域,用生成式AI重构企业软件。比如在我们和一个商用飞机制造商的合作中,用GPT改造他们使用的工业设计软件,改造后设计人员直接语音提问“帮我找类似的零件”,“给出这两个零件的装配方案”,就能轻松找到零件并给出多种组装方案,代替了传统需要输入各种参数的操作方式,员工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AI自博弈成发展趋势

NBD:未来AI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

涂威威:GPT核心学的是一个相关性,相当于一个函数拟合,而它的逻辑推理能力现在还是非常欠缺的,现在GPT的学习方式比如RLHF持续优化的仍是当前的答案能不能满足提问者的需求,而不是考虑多步主动引导人得到一个更长远的未来。

所以更好的趋势不是背一段文字,而是“模高端”人做一件事的步骤,但是如果这个步骤对着专家学,可以打败业余者,但是打不赢专家,是因为它学的就是这些人,一直copy不可能更强。

AI要突破人的上限,就是要一步步学做这件事的更高目标,但达到更高目标的信号是非常稀疏的,做了很多步骤才能判断这个目标能不能达成,所以需要进行不停的自我“博弈”,去探索所有可能性。

统计机器学习的方法依旧是背步骤,只有在经过大量的自我博弈之后,使得绝大多时的情况机器都见过,而当人不会时,才有可能突破人的上限。

与之相悖的是,要解决一个现实的业务问题就没法自我博弈,所以难点在于做这样的决策优化需要在现实世界做实验。

NBD:能否在元宇宙中达到这个目的?

涂威威:可以构建一个虚拟世界,但构建符合实际的虚拟世界非常困难。

有一类机器学习技术叫环境学习,环境是决策环境,要把这个环境学习出来,我们要去描述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需要非常多的交叉知识。环境学习的核心在于,要回答做了这件事之后,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要构建这样一个庞大的模拟器,需要精准到与现实世界变化一致,才有可能。

对于解决业务决策问题,在元宇宙中呈现出3D环境的技术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把这个世界的运转规律真实地模拟出来。

当前没有哪个模型是百分百对的,虽然看起来非常无助,但肯定有一部分能来帮助我们。我们没有办法建立一个非常完备的系统,但只要对我们目前想解决的任务有帮助就可以。从应用学的角度来看,只要比现在做得好,就有价值。


从数学、设计到历史、烘焙…B站这10位up主,太适合培养孩子主动学习

看点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Luna 编丨Lulu

暑高端如期而至。高端期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放松休整的机会,也是一个给自己充电和保持学习状态的时机。

近日外滩君发现,在视频网站哔哩哔哩(Bilibili)上,不少UP主也奉献上了精彩的创意视频,从数学、设计到历史、烘焙……不仅题材丰富多样,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以自己的兴趣、经历和研究为基础,在视频中分享自己的感悟。

可以说,在提倡真实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的当下,这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种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启发。

其中,不少UP主们还从爱好者变成了从业者,甚至有些还以研究者的身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耕耘多年。而他们丰富的视角、由浅入深的讲解,也有助于好奇心旺盛的孩子,激发兴趣、拓宽知识边界。

因此,外滩君这次精选了10位UP主,他们的视频制作精良,个人特色鲜明,同时还兼具了专业与趣味。在这个暑高端,不妨跟着UP主们的精彩视频,让孩子开拓视野、感受生活中的学习乐趣。

“审美区”UP主:

从爱好者到专家,

从生活中的一点兴趣开始

雁鸿Aimee

身份:非遗传承人

视频内容:首饰设计与制作

适合年龄:小学以上

雁鸿是个成都姑娘,专注于制作中国传统首饰,展现中国技艺之美。

最有意思的是,她常常用易拉罐来制作各种精美绝伦的饰品。2019年,她花费2个月时间,用68个易拉罐制作了一套精美的苗族凤冠首饰,就是她出圈的开始。

在她颇费心血的“山海经”系列,还可以看到她怎样从《山海经》和其他古籍中提取各个形象的灵感,最终变成她手下精美的形象:文鳐鱼是英姿飒爽的保卫者,象征着祥瑞的兕,以及纯洁无瑕的婴勺……

《山海经》文鳐鱼造型,

头饰、妆容皆由雁鸿设计

除了独立设计,她也获得了时尚界的认可。2020和2021年,她两次和设计师Janice合作设计了Maquinn的秀场头饰和配饰,作品登上了米兰时装周。

高定走秀,头饰由雁鸿打造

而雁鸿最令人感叹的是还是她身份的转变。最开始,她也只是一个手工艺的爱好者,甚至还原的苗族首饰也能看出并没有涉及太多复杂的工艺。

不过,随着视频越拍越多,雁鸿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希望能够用更专业的技艺和自己的创意来推广自己喜爱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她也从最初的爱好者,变成了半个专家,乃至现在的非遗传承人。

使用非遗花丝镶嵌制作的婚礼桂冠

她的成长经历其实对孩子非常有启发。在外滩君之前的文章中也分析过,名校往往看重孩子对兴趣的发掘与拓展,而雁鸿就是在自己喜爱的领域发掘、拓展、深入,并成为somebody的典型例子。

吴晓隆

身份: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教师

视频内容:摄影

适合年龄:初中以上

作为一个把摄影作为视频主要内容的UP主,吴晓隆做的不是去分享自己的作品,而是带着大家从基础开始——。了解什么是摄影,提高审美水平,乃至欣赏摄影作品的水平

在“来隆去脉聊摄影”这个合集中,他就分享了许多摄影领域的故事:

有以人文纪实和为特色的玛格南图片社的建立历史,以及四位创始人是如何将对世界的关怀融入摄影事业的;从著名人文摄影家、决定性瞬间理论实践者布列松的作品讲解什么是“决定性的瞬间”;从美国家庭保姆、业余街头摄影师薇薇安·迈尔的作品中讲解摄影语言……

“烧画册”这个系列则是他带着大家一起鉴赏名家的画册。

比如《解决照片的男人》这一期,就讲解了现当代摄影大师史蒂芬·肖尔的作品。那些乍一看没什么特别的,甚至是看似无趣的,看起来无意义的照片,经过吴晓隆的提点,似乎变得容易理解了一些。

《解决照片的男人》中讲解镜头语言

在美育越来越受重视的当下,摄影作为艺术里的一个方向,也一个不错的开始。

相比绘画,摄影的入门门槛显得更低一些,如果不追求专业的设备,手机、无人机都可以成为摄影的工具。毕竟,就连摄影大师也有使用手机来拍摄的。也因此,更加容易操作的摄影成为了了解审美、提高鉴赏能力的极好切入点。

知识区UP主:

挖掘知识背后的故事,

学习如何深入探究

韩茂莉

身份: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视频内容:历史地理

适合年龄:初中以上

在B站,有不少教授讲授历史、文学,但是讲地理的却不是很多,而韩茂莉教授。更是将地理与历史联系起来,结合地理知识讲解了许多历史上有意思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说山西的财富在地上,陕西的宝贝在地下?》,她从旧石器时代的蓝田县古猿骨骼的重要学术意义,讲到周成王时期的刻有“宅兹中国”的青铜器何尊,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提到“中国”二字的记录,乃至后面的云冈石窟、山西佛寺、山西民居。

宝鸡市发现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何尊

通过一连串的考古发现、地理研究和历史线索,解释了“山西的财富在地上,陕西的宝贝在地下”的缘由。

同样的视频,还有《为什么“襄阳”在古代军事中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我国的九大粮食基地是如何炼成的?》《“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地在哪?为何会给明朝军队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不仅能和课本中的地理知识相关联,还能解释历史学习中产生的疑问。

地理和历史、语文相结合的跨学科讲解

前段时间公布的新课标就提出,要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份量甚至要占到本学科总课时的10%。如此份量,可见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而韩茂莉将地理与历史结合,正是跨学科学习的一种形式。

而且,在她的讲解中,不仅有久远的历史,也有现在生活中可以探访的古建筑、可以看到的文物,甚至就是可以感知到生活,这就更加拉近了知识与生活的距离。

二二酸酸

身份:北大硕士在读

视频内容:语文课本拓展学习

适合年龄:初中以上

语文是很多孩子比较头疼的科目,因为不仅要学书上的内容,往往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背景拓展。如果学不得法,往往就会觉得语文枯燥无味。但是在二二酸酸的视频中,却可以看到语文八卦、活泼、鲜活的一面。

在“语文课本”系列,二二酸酸就从大家熟悉的课文出发,拓展了很多内容。

比如《桃花源记》,课内学过了字词和文章大意,但是对于意向却讲解不多。于是,她就继续挖掘了桃花、渔人、洞穴等的意向,这样一解释,立刻就让人明白了为什么《桃花源记》有如此高的文学地位,让后世许多文人墨客创作了以它为蓝本的作品,直至今日。

讲解《桃花源记》中桃花的意象

除了中文作品,她也探究过外文名著,比如《格林童话》是不是暗黑童话。通过阅读大量英文资料,她给观众还原了《格林童话》几次修改的缘由,既有文化原因,也出于加强道德教化的考虑。而作者格林兄弟收集这些民间故事,不仅保留了当时的文化,也为后来的民俗学开辟了新的领域。

分析格林兄弟收集《格林童话》的意义

二二酸酸的视频除了帮助孩子拓展语文课文的内涵,其实也给孩子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那就是怎样做深入学习。

二二酸酸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

像她选择的《桃花源记》、《送东阳马生序》、《邹忌讽齐王纳谏》等都来自语文课本,但是她却能从课内学习的经历中找到让人更想了解的话题,比如《桃花源记》为什么这么受欢迎?《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以外的段落写了什么?邹忌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提出了有质量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深入挖掘背后的内涵,梳理事情的来龙去脉。而她这样的能力也是当下教育中强调的,在她的示范下,孩子们也可以了解,如何去进行这样的深入学习。

3Blue1Brown

身份:斯坦福数学系学生

视频内容:数学知识科普

适合年龄:高中以上

3Blue1Brown最初是一个由斯坦福大学的数学系学生Grant Sanderson创建的YouTube 频道,B站这个频道属于他在中国的官方账号,发布的视频都配上了中文字幕。

数学本身是很抽象的,也很不容易理解。但是3Blue1Brown的视频,为了把数学知识讲得清楚明白,运用了很多可视化方法,那些抽象的数字、公式、运算都用更为直观的方式展现在观众眼前。

3Blue1Brown的选题也都很有意思,看起来很高深,涉及到了线性代数、微积分,甚至是神经网络、黎曼猜想、傅里叶变换等内容。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高中可以看懂的内容。

比如入门级别的“线性代数的本质”系列,第一期讲向量的本质,就从物理专业、计算机专业、数学专业学生眼中的向量为切入点,讲解了向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而更为深入和专业的有《e的矩阵指数——怎么算?为什么?》。这一期视频,提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计算e的At次方,其中A是个矩阵。矩阵是高中会学到的知识,但是把矩阵作为指数却是很多人闻所未闻的。而3Blue1Brown则用可视化的方法,讲解了怎么算,还有为什么要算的问题。

受数学本身学科门槛高的影响,3Blue1Brown的视频因为专业而对很多孩子显得更“高冷”。但也正因为如此,对于那些对数学有探索欲,喜欢数学的孩子来说,他视觉化的科普讲解,可以成为了解高等数学很好的入门参考。

百科区UP主:

了解未曾听闻的故事,

拓展知识边界

故宫博物院

视频内容:云游览、专家讲座

适合年龄:小学以上

相信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读者,肯定对故宫博物院很有好感。而在他们的B站官方频道里,故宫博物院也把内容做得有声有色。

“故宫邀你云看展”系列是小型纪录片,可以跟着故宫考古研究所所长徐海峰老师,近距离看到故宫中那些跟中华民族历史息息相关的文物;

故宫邀您“云看展”

“故宫讲坛”收录的都是专家讲座,比起纪录片,专家亲自讲解显得更亲切了许多,目前已经更新了古建筑、瓷器鉴赏、修复陶瓷等内容;

故宫讲坛

在知识类视频以外,频道也会更新故宫的航拍短片,冬日的白雪红墙,中秋的紫禁月色,都是视听的美好享受……

其实,在B站,已经有不少博物馆开启了官方频道,而且每家都会介绍自己馆藏中的特色文物和故事。尤其是在疫情的情况下,如果不能亲自到现场参观,看看这些博物馆官方频道,也不失为一次不错的云游览。

比如包罗万象的国家博物馆、专注自然与动物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以服饰为主的中国丝绸博物馆。

面包冠军朋福东

身份:专业面包师

视频内容:家庭面包烘焙

适合年龄:小学以上

随着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被再次强调,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人士也意识到,自理与自立对孩子的学习和为人处事有着深刻的潜在影响。而亲手打造美食,对很多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乐趣与成就感并存的活动。

本着找到能手把手教孩子做饭的目标,外滩君打开了B站美食区。虽然B站并不缺少美食区UP主,但是像朋福东这样专业的UP主还是比较少见的。

他从事烘焙行业20年,从事烘焙教学13年至今,三次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面包比赛,其中两次夺冠。

而这样专业的履历带来的,一方面是肉眼可见的面团揉得专业、好看,另一方面是他能够从食品科学的角度告诉观众,为什么这样制作面包更好。

比如,在应观众要求制作的手揉本真法棍面包这一期中,他就解释了“面团预整形的时候不能揉得太用力的话,会让面筋变强,影响接下来的操作”。

虽然很多期朋福东还是会用厨师机这样的机器帮助揉面团,但是在家长的陪同下,有些面包还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尝试的。

外滩君相信,如今,有这样一个现成的专业面包师摆在我们面前,或许可以和孩子们一起享受一下烘焙的快乐。只要愿意动手去尝试,随着熟能生巧,劳动课的要求就不会太难。

芳斯塔芙

身份: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学术期刊职员

视频内容:古生物知识科普

适合年龄:初中以上

“芳斯塔芙”这个名字取自fun stuff的音译,也就是说想带观众了解“有趣的东西”。

频道的制作者是一对90后学霸夫妻——“鬼谷藏龙”唐骋,202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是视频号的创作主力;“芳斯塔芙”蔡春林在一家学术期刊工作,主抓运营。

说到频道的内容,以古生物居多。这个选题一听就让人觉得生僻无比,古生物系还有北大“六代独苗单传”的传闻。但是,在视频制作上,芳斯塔芙却用有趣的方式吸引观众了的目光。

有像小说人物传一般的标题,《苍蝇:离经叛道求罪恶,杀神诛仙不留行》,讲述了苍蝇的进化史。

有脑洞大开的问题,《怎样在侏罗纪吃到最地道的美食?》,从一个不可能的想法出发,不仅介绍了恐龙的基本形态、生活习性,还真的分析了恐龙的肉质,并且科普了当今餐桌上的红白肉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

虽然钻研的领域冷门,但是芳斯塔芙的态度却极其认真,每一期视频背后都会一张长长的列表,那就是视频的参考文献清单。

别看古生物是个冷门的领域,其实大受孩子们喜爱的恐龙、生物书上提到的三叶虫等都是其范围内的内容。而芳斯塔芙兼具专业和乐趣的视频讲解,也是拓展孩子知识面的好选择。

oooooohmygosh

身份:设计师

视频内容:字体设计

适合年龄:小学以上

和芳斯塔芙一样,oooooohmygosh专注的也是非常冷门和小众的一个领域——字体设计。oooooohmygosh就找到了很好的方法,就像他在简介里说的——先学习规则,再寻找打破规则的新角度。

如何在一个小众的领域深入挖掘?

在他播放量最高的视频《把所有汉字叠在一起,会看到什么?》中,他就利用软件将常用的几千个汉字叠加到了一起。这个看起来很无厘头的想法,其实对字体设计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怎样让结构不同的字看起来一样大。

除了各种字体的研究和设计分析,oooooohmygosh也制作过知识考据类的视频。

比如他曾经查阅了许多资料,来了解“”和「」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引号。虽然,最后考据的结果是“”和「」都是舶来品,但是在网络时代,计算机显示屏又让引号的选择多了一些思考。

总之,第一次看到oooooohmygosh的视频,就觉得很有意思。字体,一个随处可见的元素,和设计这个领域结合以后,就可以涉及到书法、视觉差异、使用习惯等等各种各样的话题结合在一起。

在设计思维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对孩子们来说,从字体入手的步步深入,也是一个从真实生活中深入学习的例子。

Chubbyemu

身份:伊利诺伊大学临床兼职教授

视频内容:医学健康故事

适合年龄:初中以上

和3Blue1Brown一样,Chubbyemu的B站频道也是UP主Dr. Bernard(被中国观众亲切地称为“小哥”)在中国的官方账号,视频均有中文字幕。

作为一个分享各种病例故事,传播医学健康知识的博主,小哥的视频可以说做出了自己的风格。

首先他讲述的病例大多可以用离奇来形容,病人们往往把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不得不寻求医学帮助。

比如有男孩误食了180颗褪黑素软糖后因昏睡被送进急诊室,有穿袜子时被蜘蛛咬伤而中毒的,有吃了变质汉堡导致食物中毒的……

这些离奇的故事并不是小哥编的,而是根据他和同事的亲身经历,或是论文记载还原出来的。——比如不可过度食用某一种食物,哪怕是零食;还有按时吃饭;食用干净的煮熟的食物等。故事虽然离奇,但是也让“健康第一”的意识深入观众心中

其次,小哥会分析病人的病情进展,以及对身体的损伤,而他的讲述中其实就。包含了一些生物学科知识

比如在处理血液中电解质失衡案例的视频中,小哥演示了一个“小型科学实验”,将酱油密封在塑料袋中,再把这个塑料袋放置在盛水容器中,然后蒸馏水会通过半透膜渗透到盐浓度更高的塑料袋中。这其实就是生物中的渗透压知识。

作为一个医学up主,小哥没有把这些素材的案例当成一种笑料或是猎奇的意外,反而用专业的态度对待他们遭受的痛苦,通过讲述故事让观众更严肃地对待自己的健康,让孩子能够耳濡目染他的客观、冷静,和温情的人文关怀——照顾好自己,保持身体健康(Take care of yourself, and be well)。

小 结

10位UP主的频道到这里就都介绍完了,这次推荐的过程也让外滩君有许多感悟。和厚重的纪录片不同,很多个人UP主都用自己的话语,将那些艰深的知识转化成了容易看、容易懂的视频。

对孩子们来说,从这些UP主身上学到的除了他们分享的知识,还有他们对于兴趣的探索,以及对学习的深入。

灌输式的讲授和囫囵吞枣式的学习早就被人诟病,但如何在大千世界中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如何从真实的生活中学习,如何从已经学习过的课文中挖掘新的知识,这些UP主可以说给孩子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学习知识很重要,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更重要。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发布于:云南[db:内容]?

热门阅读排行
© 19常识网